极速电竞网页版官网
02
2024
-
08
河湖长治、碧水长流 南通全域推进现代水网幸福河湖建设
时间: 2024-08-02 06:56:32 | 作者: 企鹅电竞网站
河流、湖泊、海洋,不仅是家门口的风景、生活的诗和远方,更是支撑江苏省南通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。
南通滨江临海,水网密布,778平方公里水域碧水清波,10万多条大小河道纵横交织,120余座闸站星罗棋布,勾勒出独具江海风貌的平原河网体系。
党的二十大强调,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;统筹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治理。南通因水而兴、缘水而美,水是南通的灵魂,更是南通的命脉。近年来,南通以河长制为统领,按照“系统化思维、片区化治理、精准化调度、长效化管护”“四化”治水新理念,全面组织实施区域治水,加快建设高质量现代水网,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,全市城乡水环境质量和河道面貌持续改善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明显地增强。优良的水域环境成为南通一张亮丽的“生态名片”。
“每条河流要有‘河长’了”——2017年元旦前夕,习在新年贺词中说。
由此,河长制工作的号角全面吹响。2017年底,南通建立并推进市、县、镇、村四级河长制组织责任体系,实现了等级以上河道河长全覆盖。数年来,市、县、镇、村四级7252名河长认线个河长办统筹协调,形成了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。
戴上头盔,揣好笔记本,海安市南莫镇朱楼村村级河长仇曙华骑上“小电驴”,穿梭在各个河道边,开始一周一次的值班巡河。“新通扬运河朱楼段国考断面水面干净,岸边整洁。”“东塘河岸边有部分垃圾,已处理。”……仇曙华一边巡河,一边将自己所见所闻、发现的问题、解决办法等一一记录下来,转完一圈,仇曙华的笔记本上已经写了满满两页纸。
东塘河是一条二级河道,两岸村民沿河而居,以前,村民占用岸坡,乱搭乱建、垃圾乱抛等现象时有发生,长此以往,河道淤积堵塞,水质较差。为此,朱楼村联合姜堰区娄庄镇新龙村共同开展专项整治,清理岸坡违规建筑,并与两岸村民签署协议,共同管护。“现在水清了,住在附近心情都变好了,大家也自觉不向河道乱扔垃圾。”沿河居民孙厚生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水,喜笑颜开,“有了河长,一下子就不一样了,假如发现河里有垃圾,我们都会打河长电话,立马就有人来处理。”
河长制不是“冠名制”,而是“责任田”。“‘长’就是领导者、负责人,河长作为一河之长,必须切实履行好总牵头、总协调的岗位工作职责。”今年9月,全市河长制工作会议上,市委书记、市总河长吴新明如是说。
近年来,南通充分的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,以“河长制”促进“河长治”,不断推动河长责任从“有名有责”向“善为有为”转变。海安市河长办把每月28日定为“镇村级河长述职日”,2019年至今已举办52期,共1012名镇村级河长述职。如东县河长办加大问题曝光力度,对水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慢、不作为、推诿整改的河长进行约谈。通州区河长办丰富“镇级河长述职”形式,直插现场、红脸出汗,邀请“两代表、一委员”谈看法、提意见,有效推动河长履职尽责。崇川区将河长制工作列入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季度“大比武”,推动各级河长对标补差,提升工作实效。
各级河长充分的发挥前哨作用,不断察觉缺陷、交办问题、跟踪问题整改,切实做到守河有责、守河担责、守河尽责。与此同时,各地积极探索“河长制+”工作模式,涌现出一批“巾帼”河长、“老舅妈”河长、企业家河长、“银发”河长、“乡贤河长”、“邮路”河长等民间河长。
今年以来,各级河长累计巡河51.36万人次,察觉缺陷31443个,处理问题30274个,问题处理率达到96.28%。
8日,冬日暖阳铺洒在裤子港清凌凌的水面上,伴随着一阵微风,几片落叶飘落在河水,随着水流缓缓向南飘去。“以前水流没这么快,水质也没这么好,现在我们的水都‘活’起来了。”家住附近的市民黄玲玲感慨道。
地势平坦,河网密布,既造就了南通依河而居的人文风情,也导致了南通水流不畅的困局。系统化治水,则是南通破解江海平原水网难通的“金钥匙”。
2019年开始,南通积极探索新时代治水兴水新实践,总结并推广“系统化思维、片区化治理、精准化调度、长效化管护”的南通“四化”治水新理念,以区域治水为抓手,加快建设以沿江沿海重要闸站和骨干河道为“纲”,以各个治水片区为“目”,以控导工程为“结”,全域一网、城乡一体,系统完备、安全可靠,调控有序、自然活水,智慧高效、生态美丽的江海平原现代水网。
“我们所说的区域治水是以全域河湖为整体,分区水系为单元,现有工程为基础,引排连控为手段,精准调度为核心的一项系统治水工程。”市水利局局长吴晓春介绍,南通突破“就河治河”传统治理模式,科学划分片区,理顺全市河网水系布局,打破行政区划界限,打开高低水系节点,以通吕运河、如海运河、栟茶运河等骨干河道为界,将全市域划分为9个大片区,构建纲网清晰、高低分开、引排有序的自然活水新格局。同时,因势利导、因地制宜实施引(沿江引提水)、排(沿江沿海排水)、连(水系连通)、控(控导)工程500余项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全面畅通内部河网水系,提升区域引排调蓄能力。
作为全域治水的先行区,通州不断摸索、实践,找到了一条新路子。在具体做法上,通州改变传统大引大排的调度方式,实施分片治理,借助闸、涵等简易控导工程措施,使类似毛细血管的小河道也参与到水体大循环中来,改善全域河网的流动性,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。站在遥望港通州段——余丰河河口,一座直升式闸门的余丰河北闸控导工程格外引人注目。在工作人员的远程操控下,余丰河北闸迅速响应,闸门向上开启,水流即刻从遥望港引入内河河道。像这样的控导工程,在通州有20座,它们控制着水位高低差,形成水力梯度,让水“活”了起来。
如今,江海大地上,各地实施区域治水的实践如火如荼,生动的场面层出不穷。13日,2023年南通市河长制工作培训班的学员们来到海安栟北片区,参观学习当地区域治水成效。在刚刚建成的大公镇立公河地涵,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涵闸立于河面之上,作为南通市顶级规模的一座水上立交工程,立公河地涵于2022年7月开工,目前已建成并试运行。
海安市地跨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。南部为高沙土区域,河流较少,属于长江流域。东部为斗南新垦区,河道纵横;北部为里下河地区,水网密布,都属淮河流域。里下河区域与其他两个区域内正常水位相差1.2米左右。以往立公河地涵工程下游一带地势较低,只要遇到大雨极易引发涝害。从2010年开始,海安在该区域周边河道新建一系列控制闸,实施区域封闭,在北凌河沿线处大、小排涝泵站,较好地解决了涝灾问题。
由于原来的老串场河与北凌河交界的贲家集闸站活水效果减弱,海安通过专家论证,选址立公河与北凌河交汇处,建设立公河地涵工程。该工程总投入1500万元,是海安区域治水工程的重要部分,主要由双孔箱涵和上下游节制闸组成,通过双孔箱涵将栟茶运河的高水,从立公河南段下穿北凌河后直接输送至北凌河以北72平方公里红星河片区,再回流至低水区北凌河。在防汛排涝期间,能打开节制闸,保留立公河向北凌河排涝泄洪的功能。立公河地涵工程在拉动海安北、东部区域水流水质提升的同时,成为了农村水利河道治理的样本。
上个月,焦港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项目通过水利部复核评估,这是全国首批7个幸福河湖试点项目之一,同时也是江苏省唯一试点。焦港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项目的建设,树起了南通幸福河湖建设的崭新标杆,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。
“以河长制为统领,实施区域治水,建设现代水网,就为了打造群众可观可感的幸福河湖。”2021年以来,按照水利部关于幸福河湖建设的有关要求,南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围绕“江海安澜、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、文昌人和”,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。今年,南通对照省幸福河湖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,研究出台了《2023年南通市幸福河湖建设任务》(通河长办〔2023〕4号),计划新增幸福河湖971条(段),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幸福河1404条(段)。同时,集中连片全域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,打造一批生态河道示范村、示范镇,累计建成农村生态河道3668公里,覆盖率达到49%。
每逢节假日,海门青龙港湿地公园游人如织,孩子们在追逐嬉戏、放风筝,大人或欣赏江景、或坐着休憩。“这边风景挺好的,很适合休闲散步。”市民张女士说。南通实施沿江生态景观带建设,以百年一遇堤防防洪能力提升为基础,实现沿江沿海堤防提标贯通285公里,今年新增145公里。启东江海文化景观大道、海门东布洲长滩公园、青龙港湿地公园等示范段成为网红打卡地,实现“还江于民、还景于民”。
8日傍晚,启东市头兴港河道公园内,前来散步赏景的市民络绎不绝,夕阳余晖中,退休老人顾建兴如往常一般绕着河边走上一圈。“这里空气好,景色美,只要天气好,我就来这里散步。”顾建兴笑着说。
这条纵贯启东市区的最大河流,其城区河段当年脏乱黑臭,而今变得灵动秀丽,其嬗变历程,是南通治水护水的缩影。这一生态治水样本,在2021年获评省级“幸福河道建设示范工程”。
2020年,南通创新提出“河道公园”的概念,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滨水空间,拆违补绿,见缝插绿,打造可休闲、可运动、可观可感的魅力水岸。三年来,南通编制城市河道公园规划设计导则,确定建设布点、明确设计元素,提升设计水平,同时将水弹性城市和湿地保护恢复有机结合,扩大城市河道容蓄空间,营造生物多样性,增强城市韧性,一批河道公园相继建成。截至目前,南通累计建成城市河道公园39座,其中中心城区15座,启东头兴港公园、海安新通扬运河市区段、市区铺港河、城山河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及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。
“我们将进一步压实河长责任,发挥好河长的牵头抓总作用,推动部门、板块间通力协作,形成较为强大合力,扎实推进现代水网、农村生态河道、幸福河湖等重点建设任务,绘就江海特色的幸福河湖新画卷。”吴晓春表示。